
当沙特和巴基斯坦手握签字笔落下共同防御条约的那一刻,中东的地缘棋局正式进入新回合。这个看似双边合作的协议,背后折射出的却是海湾国家集体对美国安全承诺的深度怀疑——特别是以色列不久前空袭卡塔尔却得到美国默许之后,阿拉伯世界终于明白鸡蛋不能只放在一个篮子里。沙特这次找上的可不是普通伙伴。巴基斯坦手握核武器(图1),拥有伊斯兰世界最庞大的军队,这种“安全感”正是利雅得目前最急需的物资。 虽然沙特官员对外宣称这是“全面防御协议”时措辞谨慎,但明眼人都清楚,这份条约里大概率包含着核保护伞的潜在条款。毕竟面对伊朗的核威胁和以色列的军事优势,常规武器再精良也难解沙特王室的安全焦虑。 值得玩味的是沙特在印巴之间的平衡术。就在与巴基斯坦深化防务合作的同时,沙特高级官员特意向路透社强调“与印度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牢固”。 这种走钢丝式的外交操作,既保全了传统宗教盟友关系,又不愿得罪莫迪领导的印度这个重要经贸伙伴。而印度方面的回应也相当克制,只说会“研究这一事态发展对国家安全的影响”——毕竟谁都不愿轻易打破当前微妙的地区平衡。中国在这场交易中显然是隐形的受益者。复旦大学孙德纲教授点破了关键:中巴是铁杆朋友,沙中关系也在升温,两国加强防务合作自然符合中国的利益。 更不用说今年5月印巴空战中,中国制造的歼-10CE战机(图2)首次实战就击落法国阵风,这等于是给中国军售做了个价值千亿的活广告。沙特若真要多元化武器来源,中国无疑是最佳选择之一。 美国现在面临的是个典型的地缘政治悖论:既要战略收缩,又不愿放弃中东主导权。当以色列战机突袭卡塔尔——这个驻有美国最大中东军事基地的“亲密盟友”——而华盛顿选择沉默时,海湾国家读懂的信号再明确不过:美国的安全保障是有条件的。 沙特此举不是要完全倒向中俄,而是用多元化策略来对冲风险,正如哈德逊研究所专家奥德加德所言,沙特最擅长“通过与双方建立关系来最大化自身利益”。这份防御协议(图3)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。阿联酋、卡塔尔等其他海湾国家都在观望,如果美国不能给出令人安心的回应,类似的双边防务安排可能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。 中东安全架构正在从美国主导的单极体系,转向多边交织的网络化结构。这种转变虽然增加了复杂性,但也给了地区国家更多战略自主空间。 军售市场的重新洗牌值得关注。中国武器在实战中的表现已经证明其可靠性,加上不附加政治条件的销售策略,对海湾国家颇具吸引力。俄罗斯虽然受制于乌克兰战场,但也不会放弃这个传统市场。美国军火商恐怕要面对前所未有的竞争格局。 潜在的风险点依然醒目。沙特要如何在印巴之间维持精妙平衡?巴基斯坦的核保护承诺会否引发地区核竞赛?也门战场会否因为巴方更深入的介入而升级?这些都是未来需要持续观察的关键变量。 沙特与巴基斯坦的这次握手,本质上是对美国中东政策的一次压力测试。它既反映了地区国家寻求战略自主的强烈意愿,也预示着未来中东大国博弈将更加复杂多元。当利雅得开始把安全鸡蛋分装在不同篮子里时,华盛顿是时候重新审视其中东战略了。


股票网炒股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